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動態
吃了早市咸魚 大娘亞硝酸鹽中毒全身發紫
西瓜、木耳、餃子……近來食物中毒事件頻發,還要注意點啥?
吃了早市咸魚 大娘中毒全身紫
近日,有媒體報道合肥一女士吃西瓜中毒休克,浙江一男子吃木耳中毒臟器衰竭,廣州母女吃餃子中毒險些失明,而在我市,一名六旬老人在早市買了一條咸魚,吃完竟出現了口唇發紫的亞硝酸鹽中毒癥狀。對此,醫生提示,7月至9月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,市民應該健康飲食,避免中毒。
咸魚吃一半時大娘頭昏腦漲
家住道里區的六旬老人張大娘愛吃腌菜,去早市溜達時買了一條咸魚,回家就著米飯吃,結果吃著吃著忽然感覺呼吸困難,頭腦昏沉,緊接著便惡心嘔吐,嘴唇、指甲也變成了青紫色。家人嚇得趕緊撥打“120”。急救醫生到達時,看到張大娘身上也青紫一片,即判斷其為食物中毒。急救車立即將她送到市第一醫院急診室,醫生診斷其為亞硝酸鹽中毒,隨即張大娘又被轉送到哈醫大一院進行解毒治療。好在老人食用的量不多,搶回了一條命!
根據家屬的描述,張大娘早飯中的咸魚可能在腌制過程中產生了亞硝酸鹽,因其發病急,所以張大娘一吃完就發生了中毒癥狀。急救醫生徐紹光說,這是我市今年首例因亞硝酸鹽中毒的患者,中毒主要表現為口唇、指甲及全身皮膚、黏膜等全身性紫紺,以及缺氧。同時伴有頭痛、乏力、胸悶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,嚴重者可出現意識喪失、昏迷、呼吸衰竭、死亡。
夏天常見亞硝酸鹽食物中毒
“亞硝酸鹽食物中毒是夏季常見的飲食中毒病癥。亞硝酸鹽多存在于腌制的咸菜、魚和變質腐敗蔬菜等。”省二院中毒科主任胡英華說,食品在腌制七至十天亞硝酸鹽含量相對高,如果此時食用,可能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,腌制1個月后食用相對為。同樣,食用未經過充分加熱的剩菜、經陽光暴曬過的青菜也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。
胡英華告訴記者,去年夏天曾有3人在飯店吃了一盤鹵肉,引發亞硝酸鹽中毒,也有城郊的學生在流動商販買了腌制的雞爪而亞硝酸鹽中毒的。
胡英華提醒,亞硝酸鹽中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,不用過度擔心。市民在夏季要多吃新鮮的果蔬,少食冰箱內儲存的剩菜剩飯;不要光顧無證攤點,不要購買那些過分鮮艷、裸露擺賣、未冷藏以及衛生條件較差攤點的熟食。
鏈接
吃半個隔夜瓜差點要了命
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,50歲的阿蘭(化名)躺在病床上一陣陣后怕。只因吃了半個隔夜西瓜,嘔吐、腹瀉、發燒,直至昏倒家中,被送進醫院的重癥監護室搶救。醫生說,阿蘭是典型的感染性休克,不排除敗血癥的可能,阿蘭吃的西瓜已經滋生大量細菌,細菌進入腸道后又跟著血液“跑”遍全身,侵入患者器官,如果搶救不及時,就會引發生命危險。
吃泡發三天的木耳致臟器衰竭
50多歲的陳先生與家人出門旅游了3天?;丶液?,他發現家里還有去旅游之前泡下的黑木耳沒吃,就做了一盤木耳炒蛋。他自己吃了半盤,女兒吃了少量,妻子沒吃。當晚,陳先生和女兒均出現腹瀉。陳先生被送到瑞安市人民醫院急ICU搶救,包括心肝腎在內的多臟器功能出現衰竭。醫生判斷是久泡導致黑木耳變質,造成急性生物毒素中毒。
母女吃餃子后“中招”
廣州番禺傍江東村的張女士帶女兒到村內一間名叫“老祖宗石磨坊”的店鋪吃早餐,兩人分別吃了8個冬菇肉餃和6個玉米肉餃。大概10時半,女兒突然扯著張女士的衣角說:“媽媽,我的眼睛看不到了。”與此同時,張女士的臉、嘴唇、指甲變黑,手腳發軟,家人急忙將兩人送到廣州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。經食藥監部門檢驗,母女二人吃的餃子餡有亞硝酸鹽成分。
盛夏吃這些食物要謹慎
發芽的土豆 青西紅柿 未炒熟的四季豆、豆角
腐爛的生姜 9克以上的蘆薈 動物肝臟
(責任編輯:華實藥業)
下一篇:河北省多舉措做好暑期食物中毒防控工作
